设为首页|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教师内容页
王继平  
研究领域(方向)
1) 高性能炭/石墨材料 2) 炭纤维增强炭或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 3) 炭-碳化硅复相陶瓷
个人及工作简历

2010.2-现在      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2.5-2013.6    访问学者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物理系
2008.4-2011.6    博士后      西安交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2006.9-2010.1    讲师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2073)碳/碳复合材料液相气化热梯度CVI制备反应机理及热解碳结构研究2009.1-2011.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XJJ2011050)高性能炭材料的制备机理及其导电性能和应用研究2011.5-2014.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金(201003667)中间相炭微球为炭源制备超细结构高强炭材料及其陶瓷化研究2010.8-2011.10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70698104)液相气化热梯度CVI制备C/C复合材料的机理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SJ08-ZT05)新型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与技术研究2008.1-2010.12
等等
以及数项企业合作课题
学术及科研成果、专利、论文
目前主要从事炭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工艺及机理,性能表征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复合材料结构的优化设计、制备工艺的发明与改进、微观分析和性能测试方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研究经验:
2001.9~2003.2 硕士研究方向是将木材、竹材、木粉等有机物转化为具有纤维状胞管、层状、互联网络等具有特定孔隙结构的多孔碳素坯体,经过高温渗硅反应,获得碳化硅陶瓷材料。
2003.3~2006.1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采用树脂浸渍碳化法和改进的化学液相气化渗入法快速低成本制备碳/碳复合材料,并对其碳化机理与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分析。
2008.4-现在,以中间相炭微球和纳米碳化硅为原料采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超细结构高强炭材料,同时采用熔融渗硅法制备了反应形成碳化硅陶瓷,并对其烧结工艺、性能及硅炭反应机理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2012.5-2013.5,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学期间,开展纳米碳海绵材料(nano carbon sponges),石墨烯纳米带(graphene nano ribbons)的制备工艺,机理和性能表征研究。
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4批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和第3批的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各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一项,详见表四项目列表。
作为第一参加人,完成国家国家重大专项课题“0901工程”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木材组织遗传性研究”(59872025)、“C/C/SiC/Si复合材料高温自愈合研究”(50272051)和国防预研项目“炭/炭出口锥背壁绝热用高温纳米溶胶的研制”(JP0301)等国家项目4项。
主持完成了“机轮及刹车系统轻合金零件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应用研究”,C/C 和C/C-SiC 材料制备和性能测试等企业课题5项。
近年来,在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aterials Letters、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Wear、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新型炭材料》、《硅酸盐学报》、《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4篇,其中SCI/ISTP论文40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9篇。申请并获得中国国家发明专利12项,其中第一申请人4项。
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9.6,第四完成人)“碳化硅陶瓷的有机模板原位转化法制备及其结构的遗传性研究”。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jpwang@mail.xjtu.edu.cn
联系电话:82668614
联系地址:
更新日期:201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