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教师内容页
邬天启  
研究领域(方向)

信息哲学;复杂性信息理论;信息生态伦理等

个人及工作简历

2009 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汉语言文学;

2012 硕士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

2018 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哲学;

2017——2018 在奥地利贝塔朗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The Bertalanffy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Systems Science)作为访问学者一年(联培博士生);

2018——2020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助理教授;

2020——至今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2021——至今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硕士生导师;

2023——至今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长聘副教授;

2024——至今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博士生导师

科研项目

承担:

1.2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信息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负责人:邬焜,项目编号:18ZDA027)经费:80万,子课题《古代哲学中的信息观念》负责人,论文,专著,批准时间:2018-11-06。

2.2019西安交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类)专项科研资助项目,自由探索和自主创新项目:新信息哲学本体论——信息演化本体论研究,(负责人:邬天启,项目编号:SK2019006)经费:5万。2020年1月,已结项。

3.2019第66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信息哲学视域下的整合存在论研究,(负责人:邬天启,项目编号:2019M663774)经费:5万。批准时间:2019-11-15,2020年12月,已结项。

4.2020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信息哲学本体论研究,(负责人:邬天启,项目编号:2020C004)经费:2万。批准时间:2020-9-28,已结项。

5.2020西安交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类)专项科研资助项目,自由探索和自主创新项目:整合存在论研究,(负责人:邬天启,项目编号:SK2020037)经费:6万。2021年1月,已结项。

6.2022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成果专项科研项目(出版基金),信息存在论新探,(负责人:邬天启)经费:5万。

7.2022年横向课题:数字化社会治理方式的伦理规范,委托单位:陕西中海华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邬天启,项目编号:SKH2022158)到款:20万。

8.2024年横向课题:民用数字化监控的伦理规范,委托单位:陕西中海华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邬天启,项目编号:SKH2024028)到款:20万。

9.2024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基于信息哲学的智能双重涌现研究,(负责人:邬天启,项目编号:2024C001)经费:2万。

参与:

1.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信息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负责人:邬焜,项目编号:11YJA720027),9万元。第二参与人,已结项,免检。

2.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科学革命、信息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新形态研究(负责人:邬焜,项目编号:12BZX020),15万元;第一参与人,2016年10月24日结项,合格。

3.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信息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负责人:邬焜,项目编号:13AZD096)30万元;第3参与人,2018年7月24日结项,优秀。

4.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负责人:肖峰,项目编号:15ZDB019)经费:60万,子课题,第一参与人,批准时间:2015-11-05。子课题《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对认识论传统问题的新挑战》,2019-12,已结项。

5.2018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研究,(负责人:王天恩,项目编号:18JZD013)经费:80万,子课题《人工智能的存在论思考研究》第一参与人,批准时间:2018-09。(2023-3-2已结项)

6.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信息哲学》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研究,(负责人:邬焜,项目编号:1807Z)经费:2万,第二参与人,批准时间:2019-01-10。

7.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系统哲学思想史研究(负责人:范冬萍,项目编号:19ZDA037)经费:80万,子课题,第一参与人。子课题《古代系统观念和系统思想》,批准时间:2019-12-4。

8.2022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十四五”规划精品系列教材项目,复杂信息系统理论基础,第一参与人,经费:3万。

9.2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智能时代人的本质与主体性研究(负责人:答凯艳,项目编号:),第二参与人,经费:20万。批准时间:2024-09-27。

10.2024 陕西省哲学社会学科学研究专项智库项目:哲科融合视角下的西安“双中心”创新人才孵育机制研究(负责人:王振嵩,项目编号:2024ZD470),第一参与人,经费:1万。批准时间:2024-12-20。

学术及科研成果、专利、论文

综合简历:邬天启,哲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哲学、复杂性理论、信息生态伦理等。发表包括SCI、SSCI、CSSCI在内的中英文论文、译文70余篇,文章曾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专著、参与合著、译著6部;主持和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研究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曾独立获包括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在内的省级、院校级、以及学会奖10余项。

论文成果

1.邬天启,靳辉.信息哲学在中国的兴起[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27-32。

2.邬天启.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in China rise[C].第四届国际信息科学基础大会(FIS 2010)2010年8月(北京)。

3.邬天启.《阿凡达》与生态伦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核).2011(1):33-36。

4.邬天启.医疗沟通系统的信息思维解读[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31-34。

5.邬焜,靳辉,邬天启.中国信息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1(9):29-33。

6.译文(英译中)(俄)康斯坦丁·科林:信息哲学与现代信息科学的基本问题[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1(5):24-28。

7.译文(中译英)KunWu:Thirty years of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philosophy in China [J].OPEN EDUCATION№ 5‘ 2011:28-49(俄罗斯科学院)。

8.邬天启.生态伦理学的观念、问题与出路——基于信息哲学维度的考察[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5)。

9.邬天启.信息哲学在中国的兴起 [C].邬焜,(法)约瑟夫·布伦纳,王哲等著.中国的信息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8):(49-56)。

10.译文(中译英):“The Informational Stance: Philosophy and Logic. Part Ⅰ: The basic theories.”[J]. “Logic and Logical Philosophy”. Vol 22 No 4 2013: 453-493. 作者:Wu Kun and Joseph E. Brenner(独立翻译)。

11.译文(中译英):“The Informational Stance: Philosophy and Logic. Part Ⅱ: From physics to society.”[J]. “Logic and Logical Philosophy”. Vol 23 No 1 2013: 81-108. 作者:Wu Kun and Joseph E. Brenner(独立翻译)。

12.邬天启.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value theory——new interpretation of Ralston's natural value[C].“Philosophy Today”国际学术会议,2013年12月(西安)。

13.邬天启.“存在”概念剖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4(1):5-7。

14.邬焜,(法)约瑟夫·布伦纳,邬天启.信息立场:哲学和逻辑(之一)——信息逻辑[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10。

15.邬焜,(法)约瑟夫·布伦纳,邬天启.信息立场:哲学和逻辑(之二)——信息哲学的基础理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14。

16.邬焜,(法)约瑟夫·布伦纳,邬天启.信息立场:哲学和逻辑(之三)——从物理学到社会学[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11。

17.邬天启.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和全新价值哲学理论的建立 [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核).2014(6):54-60。

18.邬天启.生态文明的一般价值论基础[J].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4(7):114-119。

19.邬天启.信息价值论中若干问题的讨论[J].系统科学学报(CSSCI).2015(1):74-78。

20.邬天启.从辑佚学引发的社会文化的全息性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5(4):107-110。

21.邬天启.对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概念的几点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5(6):147-151。

22.邬天启: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being and non-being[C].第一届国际信息科学峰会及第二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ICPI 2015),2015年6月,(奥地利,维也纳)。

23.邬天启. 基于信息哲学理论关于存在问题的新思考——存在的层次、存在与非存在[J].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5(11):110-116。

24.邬天启.从信息世界的发现反思存在与哲学基本问题[C].邬焜,成素梅主编. 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邬焜信息哲学思想研究与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55-67。

25.Tianqi Wu .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C].In Mark Burgin, Wolfgang Hofkirchner .World Scientific Series in Information Studies: Volume 9 . Information Studies and the Quest for Transdisciplinarity:Unity through Diversity: pp 325-341.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17。

26.邬天启.“ Cosmism of Water ” and Existence, Non-existence[C].第二届国际信息研究峰会&第三届国际信息哲学会议(ICPI 2017),2017年6月,(瑞典,哥德堡)。

27.Tianqi Wu. Water Origin Theory”and Existence Question. [J]. Proceedings. Vol 1, IS4SI 2017(7)。

28.邬天启.存在、非存在(有、无)的辩证思考[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8年6月。

29.邬天启.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C].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2018年8月,(北京)。

30.邬天启.信息价值论的生态学意蕴——对罗尔斯顿价值论的新解读[C].李建群主编. 当代哲学研究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1:271-282。

31.邬天启.系统演化本体论与信息哲学演化本体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9(4):116-120。

32.邬天启.邬焜信息哲学的诞生和发展[J].情报杂志(CSSCI).2019(5):147-153。

33.邬天启.Contradiction、medium、time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C].第三届国际信息研究峰会&第四届国际信息哲学会议,2019年6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34.邬天启.从信息哲学的认识方式反思哲学基本问题[J].系统科学学报(CSSCI).2019(8): 11-15。

35.邬天启,邬焜.认识的主体相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9(11): 98-104。

36.Tianqi Wu. Contradiction Medium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J]. Proceedings. 2020(5),47(1) 。

37.邬天启.哲学、哲学精神与未来教育——人工智能发展所引发的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62-67。

38.Kun Wu,Qiong Nan,Tianqi Wu(通讯作者).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and Nature of Entropy and Negative Entropy Theories[J].Complexity(SCI,2区)2020(8)。

39.邬天启,邬焜.信息计算主义的性质及其局限[J].情报杂志(CSSCI)(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20(12),170-178。

40.Tianqi Wu,Kaiyan Da.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by Kun Wu[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21(1),pp. 871-886.(SSCI,2区)。

41.邬天启.信息哲学视域下的“易”变、流变与“存在”问题[J].中国哲学史(CSSCI).2021(1),48-52,73。

42.邬天启.信息哲学视域下的“水本原说”与存在问题[J].系统科学学报(CSSCI扩展板),2021(2): 1-7。

43.Kun Wu,Shan Zhang,Tianqi Wu(通讯作者). Th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Organization and Disorganization and Their Conceptual System[J].Complexity(SCI,2区),2021(11)。

44.邬焜,邬天启(通讯作者).人类知识探索中的上帝情怀[J].系统科学学报(CSSCI扩展板),2021(12):1-7。

45.邬焜,罗丽,邬天启(通讯作者).信息本质差异论的含义和性质的辨析[J].情报杂志(CSSCI),2022(1):125-130。

46.Tianqi Wu ,Ruiqi Jin. The Limitations of Deep Learning in Achieving Re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 Proceedings. 2022(3)。

47.Tianqi Wu,Haisha Zhang. Holographic Thinking of Soci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st Book Compilation[J]. Proceedings. 2022(4)。

48.Kun Wu,Kaiyan Da,Tianqi Wu(通讯作者). A Particular Love for God in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Knowledge[J]. Proceedings. 2022(4)。

49.Tianqi Wu, Haisha Zhang. The Dilemma of Human Aesth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J]. Proceedings. 2022(4)。

50.Lin Liyun, Wu Tianqi(通讯作者), Haisha Zhang. A Study of Limit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e Education of Future Information[J]. Proceedings. 2022(4)。

51.Lin Liyun, Wu Tianqi(通讯作者), Haisha Zhang. Creative Education of Future Informat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Philosophical Basic Literacy Education[J]. Proceedings. 2022(4)。

52.Peiyuan Wang, Tianqi Wu(通讯作者). A Study on the Holographic Value of Calligraphy Inheritance—Taking Dunhuang Posthumous Paper of Wei-Jin Period as an Example[J]. Proceedings. 2022(4)。

53.沃尔夫冈·霍夫基希纳,邬天启.人工智能的未来:“慈爱的机器”还是“交际的工具”[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7),34(4):56-61。

54.邬天启.信息哲学存在论新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23(03):26-32。

55.Tianqi Wu, Yifan Zhao.New Research on the Ontology of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J]. Computer Sciences & Mathematics Forum. 2023(8)。

56.Yanzhang Qu,Tianqi Wu(通讯作者). Analyzing the Existence of Mathema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Philosophy[J]. Computer Sciences & Mathematics Forum. 2023(8)。

57.Ruiyuan Zhang,Tianqi Wu(通讯作者). The Integrality of Qi Ont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Wang Fuzhis Qi Theory[J]. Computer Sciences & Mathematics Forum. 2023(8)。

58.Hanchen Li, Tianqi Wu(通讯作者). Reflections on Econom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J]. Computer Sciences & Mathematics Forum. 2023(8)。

59.邬天启.信息哲学存在论新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39(03),2023(03):26-32。

60.邬天启.间接存在论:中国信息哲学对信息的独创解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7),36(4):148-156。

61.Hofkirchne W,邬天启,张瑞瑗 .技术—社会系统——一个基于价值的数字化模型[J/OL].系统科学学报(CSSCI扩展板),1-4[2025-06-03]。

62.邬天启.存在与“人的本质”[J/OL].系统科学学报(CSSCI扩展板),2025,(04):31-35[2025-06-03]。

63.Tianqi Wu, Jing Ren, Qian Jin, Xinmeng Bi. Essential Concepts for Constructing Information Ecological Ethics[J]. Information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Vol. 32, Number 1, 2025(9)。

64.Tianqi Wu, Jing Ren, Gaoyang Zhang, Yuanzhe Li.The Concept of“Life Community”in Information Ecological Ethics[J]. Information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Vol. 32, Number 1, 2025(9)。

65.Tianqi Wu, Jing Cui, Jing Re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Ecological Ethics: Problems in Ecological Philosophy[J]. Information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Vol. 32, Number 1, 2025(9)。

66.Tianyi Ma, Tianqi Wu.“Intentionality”and“Directionality”:The Question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ntology of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and the Material Engagement Theory[J]. Information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Vol. 32, Number 1, 2025(9)。

67.Ruiyuan Zhang, Tianqi Wu.Analysis of Human Enhancement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Ethics[J]. Information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Vol. 32, Number 1, 2025(9)。

68.Ailing Peng, Wu Tianqi.Re-discussing the Uncertainty Princi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Agency Theory[J]. Information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Vol. 32, Number 1, 2025(9)。

69.Tianqi Wu,Ruiyuan Zha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e Education of Future Informat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Philosophical Basic Quality Education [C].Editors Marcin J Schroeder, Wolfgang Hofkirchner .World Scientific Series in Information Studies: Volume 17.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And Its Role As A Tool,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pp 479-502. 2025。

70.Tianqi Wu,Ruiyuan Zhang,Peiyuan Wang. Holographic Thinking of Soci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st Book Compilation and Calligraphy Inheritance [C].Editors Marcin J Schroeder, Wolfgang Hofkirchner .World Scientific Series in Information Studies: Volume 17.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And Its Role As A Tool,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pp 503-518. 2025。

71.Tianqi Wu,Ruiyuan Zhang,Ruiqi Jin. Reflecting on the Limitations of Today’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om Information Innovation Systems [C].Editors Marcin J Schroeder, Wolfgang Hofkirchner .World Scientific Series in Information Studies: Volume 17.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And Its Role As A Tool,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pp 519-538. 2025。

著作成果

1.合著:邬焜,[法]约瑟夫·布伦纳,王哲等著:《中国的信息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8(25.7万字,本人承担1万余字);

2.译著:[奥]沃尔夫岗·霍夫基尔奇纳(Wolfgang Hofkirchner):《涌现信息,统一信息理论纲要》[M].王健,邬天启,毕琳,王萍译;邬焜 审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09(23.2万字);

3.教材,合著:邬焜,王健,邬天启:《信息哲学概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3(76.4万字,本人承担10万余字);

4.合著:邬焜,[法]约瑟夫·布伦纳,邬天启,王健:《信息哲学基础理论及其意义阐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11(67.6万字,本人承担10万余字);

5.合著:邬焜主编:《信息与智能哲学基础理论探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11(25万字,本人参与写作与翻译5万余字);

6.专著:邬天启:《信息存在论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3(42.3万字)。

获奖情况

1.《存在、非存在(有、无)的辩证思考》一文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省教育厅,2021年1月);

2.《生态文明的一般价值论基础》一文获陕西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2017年3月25)(独立获奖);

3.《生态文明的一般价值论基础》一文获陕西省哲学学会2015年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哲学学会,2015年12月)(独立获奖);

4.《信息哲学的基础理论及其意义阐释》一书获陕西省第16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2023年11月)(第三位);

5.《存在、非存在(有、无)的辩证思考》一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5月1)(独立获奖)。

6.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21年肖云儒人文社科发展奖励基金三等奖(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22年);

7.个人主讲课程《信息哲学概论》获得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课程改造升级建设课程;

8.《“存在”与“非存在”的全新思考》一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三立杯”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2015年6月18)(独立获奖);

9.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2014年度,2014,12,31)

10.《浅析〈阿凡达〉与生态伦理》陕西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一等奖(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1-5)(独立获奖);

11. 《医疗沟通系统的信息哲学解读》陕西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二等奖(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2-5)(独立获奖);

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二等奖(2011年度);

13. “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第二届中国古典诗词吟唱会”一等奖(陕西师范大学,2005-12);

14. 西安交通大学环化学院“新生杯”辩论赛“优秀辩手”称号(西安交通大学环化学院,2004-7)。

学术兼职

1.“PLOS ONE”、“Complexity”等SCI、SSCI杂志,以及国内外多家杂志(“Qeios”、“Proceedings”、“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专家审稿人;

2.国际信息研究学会(IS4SI)中国分会会员;

3.奥地利全球可持续信息社会研究会(GSIS)会员;

4.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

5.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

6.陕西省哲学学会会员;

7.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会员;

8.西安市创新人才研究院特邀顾问(2019-2021);

9.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21级哲学强基班主任。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tianqi1262016@126.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710049
更新日期: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