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行 |
企业技术管理与竞争理论、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二系(内燃机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法律研究中心(法学)硕士学位(1992年),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加拿大Alberta大学商学院(Faculty of Business)(1999年2月-1999年6月)高级访问学者。
1993年2月—今,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师。分别在工业外贸系、国际贸易与金融系、国际贸易系、市场营销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交大法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2008年4月起为AOM(Academy of Management)会员。2010年9月被聘为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4年2月起任系主任助理,1999年8月—2010年4月参与管理学院部分行政、管理工作,曾任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书记,西安交大党委委员。2001年3月—2002年8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借调工作。
1995年9月取得陕西省司法厅颁发的“律师执业证书”,先从业于“陕西省大千律师事务所”。现为陕西集思得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曾被聘为西安经济委员会及多家企业常年法律顾问。2004年4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颁发的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人。2011年3月,被西安市法学会、西安世园会聘为“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法律服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2年9月,被陕西省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聘请为“首批陕西省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专家”。
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No.11&ZD170,首席专家,2012.01-2016.12.31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原始性创新的触发机制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研究》,No.71172187,负责人,2012.1-2015.12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主创新战略选择对企业专利竞赛的影响研究》,No.70772111,负责人,2008.1-2010.12
7.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基于专利竞赛理论的企业自主创新战略选择研究,No.20060698031,负责人,2007.1-2009.12
6. 西安交通大学“985工程”二期,持续创新的理论、方法与政策研究,No.07200701,负责人,2005.1-2007.12;
5. 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No.NCET-05-0847,负责人,2006.1-2008.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技术溢出理论的专利竞赛策略研究》,No.70372050,负责人,2004.1-2006.12;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WTO知识产权协议权利界定的经济学分析》,No.01BJY104,负责人,2001.09-2003.12.31;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国际竞争中的专利竞赛理论及策略研究》,No.70072024,负责人,2001.1-2003.12
1.全国高校研究会项目,《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研究与培养工程》,No.B34,负责人,1999.10-2001.12
部分教材、专著与学术论文
77.高山行编著,专业学位研究生系列教材《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二版
76.高山行、江旭、范陈泽、戴荣 著,《企业专利竞赛理论及策略》,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
75.高山行著,《专利权的经济学分析》,西安交大出版社,2001年11月
74.Shanxing Gao, Kai Xu, Jianjun Yang. Managerial ties,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novatio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Special Issue. September 2008, Vol.25, No.3,pp395-412
73. Yan Xie, Shanxing Gao, Xu Jiang & Carl F. Fey,Social Ties and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Learning Intent,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15,Vol. 22, No. 2,PP79–101
72.Xu Jiang, Shanxing Gao, Yuan Li. How trust, dependence and prior ties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alliances,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 Autumn 2008, Vol.34, No.1,pp1-17
71.Shu Chengli,Liu Cuijuan,Gao Shanxing & Shanley Mark,The knowledge spillover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in alliances,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4(4):pp913-940
70.Xie Yan、Liu Heng、Gao Shanxing,Innovation generation and appropriation: The dual roles of politicalties in Chinese firm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 65(1-4),pp 215-239
69.Xu Jiang , Mei Li, Shanxing Gao, Yongchuan Bao , Feifei Jiang. Managing knowledge leakage in strategic alliances: The effects of trust and formal contract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3, 42, pp 983-991
68.Jianjun Yang & Huafang Liu & Shanxing Gao &Yuan Li,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firms in China:Past, present, and future,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Vol.29, No.3,pp 819-840
67. Kai Xu,Kuo-Feng Huang,Shanxing Gao. 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ties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uncertain environment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 June Special Issue,Vol.29, No.2, pp 387-408
66. Kai Xu,Kuo-Feng Huang,Shanxing Gao.Technology Sourcing, Appropriability Regime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JET-M),2012, Vol.29, No.2, pp 265-280
65.Shu Chengli, Albert L. Page, Shanxing Gao, and Jiang Xu. 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innovation: is knowledge creation a missing link?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JPIM), 2012, Vol.29, No.1, pp 125-143
64.Kai Xu,Kuo-Feng Huang,Shanxing Gao. Who can cultivate university ties more in China? A local firm or a foreign firm?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May 2011, Vol.58,No.2, PP250-261
63.Xu Jiang, Yuan Li, Shanxing Gao, The stability of strategic alliances: Characteristics, factors and stag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June 2008, Vol.14, Issue 2, 173–189
62.高山行,试论大数据的法律保护,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2014中国社会管理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PP263-275
61.高山行、郭华涛,中国专利权质量估计及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2.3,PP66-68
60.高山行、江旭,专利竞赛理论中的ε-先占权模型评述,管理工程学报,2003.3,PP47-51
59.高山行、范陈泽、江 旭,专利竞赛中的技术信息溢出模型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6.2,PP70-73
58.高山行、徐新、李亚辉,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10.2,PP7-12
57.高山行、杨张博,生物技术国际立法路径变迁及对策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PP83-91
56.高山行、蔡新蕾、江旭,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支持对原始性创新的影响——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比较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2,PP42-52
55. 高山行、谢 言、王玉玺,企业R&D能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合作创新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9.6,PP932-940
54.高山行、王钦、王迎,基于专利信息的企业专利竞赛战略研究,情报杂志,2009.3,PP1-5,9
53.高山行、王钦、刘小花,专利竞赛中的策略性技术溢出问题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2,PP45-50
86.高山行、徐新,企业自主创新五个视角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9,PP92-97
52.高山行、黄烨琳、卢 丹,企业技术能力对技术联盟状态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8.2,PP1-5,35
51.高山行、李亚辉、徐凯,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5,PP8-15
50.高山行、胡海平,试论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情报杂志,2004.8,PP5-7,10
49.高山行、范陈泽、赵丽莉,商标平行进口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8,PP30-33
48.高山行、徐凯、李 凌,技术溢出度量述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6,PP61-66
47.高山行、赵丽莉,Trips与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冲突问题分析,经济与法,2003.4(Vol.187,No.4),PP26-28
46.高山行、戴荣,弗得伯格模型与我国企业专利竞赛策略,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5(第14卷,第5期),PP29-33
45.高山行、江旭,对盗版及政府作用的经济学分析,预测,2002.6,PP1-5
44.高山行、江旭,激励的迟延效应及其分析,中国软科学,2002.1,PP70-72
43.高山行、刘新法,试论合同法的经济效益观,西安交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42.高山行、翟娜、刘玲,专利竞赛的法律环境分析,科技与法律,1999.4
41.高山行、刘玲,专利竞赛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1999.3
40.高山行、姜金虎、陈金贤,技术产权界定时的科斯定理悖论,西安交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
39.高山行,商标图案的版权保护及冲突分析,知识产权,1999.3
38.高山行、翟娜,专利制度对技术信息传播的影响机制,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1
37.高山行、刘新法,合同违约解除的经济学条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
36.江旭、高山行、李垣,战略联盟的范围、治理和稳定性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9.2,PP1-6
35.江旭、高山行、周为,最优专利长度与宽度设计研究,科学学研究,2003.2,pp91-194
34.江旭、高山行,中国高校专利战略探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PP13-16
33.徐凯、高山行,技术资源管理对社会资本和产品创新中介作用研究,管理科学,2008.12,PP2-8
32.徐凯、高山行,中国高等院校科研投入—产出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PP97-101
31.舒成利,高山行,专利竞赛中企业R&D投资策略研究:马尔科夫链的视角,管理工程学报,2009.4,P37-41,48
30.舒成利、高山行,原始性创新:效率、分布性主体间的交互机制,科学学研究,2010.3,P436-443
29.舒成利、高山行,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原始性创新发生机制的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3,PP640-644
28.徐新、高山行,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测度研究:基于资源、能力和技术成果归属的整合模型,技术经济,2011.8,PP11-16,25
27.徐新、高山行,基于建立测量指标的自主技术创新构念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9,PP46-52
26.王 钦、高山行,基于知识披露的开源软件创新博弈模型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10.4,PP104-109
25.高宇、高山行、沈灏,合作方技术获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科研管理,2011.9,PP108-116
24.高宇、高山行,本土企业技术跨越的路径跃迁阀值研究—基于专利竞赛理论的视角,科学学研究,2010.8,PP1240-1247,1265
23.高宇、高山行、杨建君,知识共享、突变创新与企业绩效-合作背景下企业内外部因素的调节作用,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PP56-63
22.高宇、高山行,企业战略导向与管理者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4,PP149-155
21.杨燕、高山行,联盟稳定性、伙伴知识保护与中心企业的知识获取,科研管理,2012.8,PP80-89
20.杨燕、高山行,企业知识内化对合作中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科研管理,2012.5,PP70-78
19.杨燕、高山行,创新驱动、自主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10,PP1568-1576,1453
18.杨燕、高山行,企业合作创新中知识粘性与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0.10,PP1530-1539
17.杨燕、高山行,基于知识观的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0.4,PP626-634
16.蔡新蕾、高山行,技术能力和专有互补资产对企业技术商业化的影响研究—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2,PP 97-106
15.蔡新蕾、高山行、杨燕,企业政治行为对原始性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制度视角和资源依赖理论,科学学研究,2013.2,PP276-285
14.蔡新蕾、高山行,企业创新商业化实证研究—创新独占性和专有互补资产的调节作用,科学学研究,2011.9,PP1397-1405
13.谢言、高山行,原始性技术创新的产生及结果:企业家导向、原始性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5,P116-125
12.谢言、高山行,基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技术竞争力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PP85-96
11.谢言、高山行、江旭,外部社会关系能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一项基于知识创造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0.5,PP777-784
10.李妹、高山行,环境不确定性、组织冗余与原始性创新的关系研究,管理评论,2014.1,PP47-566.8
9.李妹、高山行,企业家导向、未吸收冗余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11,PP1720-1727,1752
8.杨卓尔、高山行、江旭,原始创新的资源基础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管理评论,2014.7,PP72-81
7.杨张博、高山行,基于文本挖掘和语义网络方法的战略导向交互现象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1,PP139-149
6.孟祥海、高山行、舒成利,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14.04
5.刘小花、高山行、李宁娟,原始性创新平行路径的非线性形成机制研究—基于Genentech的案例分析,科学学研究,2014.9,PP1406-1418
4.刘小花、高山行,基于实践团体及其嵌入网络的原始性创新触发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13.3,PP430-436
3.王玉玺,高山行,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科技与法律,2008.3,PP25-28
2.刘 怡、高山行,IOS中信任、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6,PP1178-1182
1.戴荣、高山行,市场结构对专利竞赛的影响,预测,2003.2,PP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