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子敬,能动学院12级少年班学生,2017年应征入伍,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某陆军作战旅。作为一名警卫兵,服役期间于2018年9月参加“中部盾牌—2018B”演习任务。2019年1月起担任所在班副班长岗位,两次获得“优秀义务兵”及嘉奖,多次获得首长的表扬。2019年9月份退役复学,现就读于能动学院环境工程专业71班。
“天才少年”入军营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条波澜起伏的曲线,那么我把每次起伏的交点叫做拐点。我的第一个拐点出现在十四岁那年。那年我带着“天才少年”的光环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意气风发,成为了一名“少年大学生”。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开始慢慢“下坠”,迷失在少年班紧张快速的学习节奏里。远离了父母与家乡,在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下我迷茫困惑、碌碌无为。
我的第二个拐点是2017年的那个夏天。那年我刚好十八岁,回顾几年“少年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不高不低,不好不坏。我想要改变这种没有活力的生活。正好在这个时候看到了学校的征兵宣传,这让我找到了人生中新的目标和方向。于是我把成为一名军人当作是自己十八岁的成人礼,投身火热军营,开始历练自己,进入一片全新的天地。
初入部队终难忘

成子敬(左侧)与所带的新兵合影
初入部队的生活,种种难忘。
还记得入伍后第一次跑3公里,在有人推着我的情况下我竟然跑出了二十分钟三十秒的“连队纪录”。连长、排长、班长都在终点笑地直不起腰,班长笑着说“你这速度我爬都爬完了”。
还记得冬日里刺骨严寒的新兵连,在那个冰冷泥泞的训练场上听着“卧倒”“匍匐前进”的高昂口号,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战术动作直到全身湿透,也记不清那时把迷彩服湿透的是泥水还是汗水。
还记得入伍整整5个月才终于有机会和家里视频通话。父母看着我几乎瘦了一圈的脸和黑得反光的肤色,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看着亲人的面庞,我不断安慰他们:自己在部队过得很好,一点也不辛苦。
还记得营区那条日夜陪伴我的3公里跑道。早晨,战友们出早操3公里,我多跑5公里;夜晚,战友们十点半睡觉,我加练到接近十二点。这些都是为了能够不拖连队的后腿,集体荣誉感已经悄无声息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还记得刚下连作为警卫兵在大太阳下练习基础队列。连续半个小时不眨眼练眼神,直到泪流满面;连续4小时不活动不休息练军姿,长时间站立膝盖完全僵住,结束时要战友互相搀扶才能正常走动;连续悬停手臂半小时练习摆臂肌肉,练到一瞬间仿佛觉得手臂已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还记得国庆作为升旗手升旗,练习到无数次睡觉说梦话都在喊拉国旗的频率。半夜新兵叫岗时,新兵们笑着模仿我梦里拉国旗的样子。
还记得2018年跨年夜,一个人手握钢枪,与黑暗作伴。那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年,看着围栏外的万家灯火和烟花炮竹,我从未后悔自己的这一选择。
军旅过往为序章
如今退伍返校后,我仍然会想起两年匆匆而过的军旅生涯,特别是在军营集体生活中结下的战友情。都说警卫兵每天一个人站岗,彼此没有什么感情,然而他们却给了我最多的温暖。两年前,我们怀揣梦想,从天南海北会聚于军营,从此便结下不解之缘。稍息、立正、向右转;齐步、跑步、站军姿;打枪、投弹、爬战术……这两年,我们在摸爬滚打中并肩作战,我们携手前行越过艰难险阻。当兵苦乐,战友情深。庆幸的是,在最美好的年纪,遇到了亲爱的战友们,陪我走完这两年的军旅路程,陪我度过了不可辜负的青春。在那样的生活里,我们所做皆有意义,我们所想皆是当下,这种纯粹的生活态度,也成了我永远的追求。
在学校,我始终不忘我们连“忠诚果敢、威武严明、意志坚定、迅猛能战”的连训。在部队时,我们手握钢枪保家卫国;如今重拾书本,也要将部队教给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延续下去,努力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慕然回首,我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年少无知、碌碌平庸的自己了。
我却从未后悔过自己当初的决定。两年的军旅生涯改变了我许多,凡是过往,皆为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