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教师内容页
孙晓冬  
研究领域(方向)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公共服务、家庭与性别社会学、社会工作项目开发与实施研究

个人及工作简历

孙晓冬,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仲英青年学者,中国社会学会工业社会学、社会思想史专委会理事,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特等奖、社会工作教育案例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在《社会学研究》、《社会》、《人口研究》、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开发与实施就业公共服务项目一项。

科研项目

一、主持或参与的学术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父母身份效应与支持政策研究”(20CSH023)

[2]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2018M631130)

[3]   主持陕西省2022年度陕西省社科联妇女/性别课题研究重点项目(2022HZ1028)

[4]   主持西安交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经费项目(SK2018017)

[5]   主持陕西省妇女联合会委托课题“女性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HX2021285)

[6]   主持陕西省妇女联合会委托课题“陕西省妇女思想状况调查研究”(HXSH2022167)

[7]   主持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委托课题“合力兴乡村-合力供销模式研究”(HX2023194)

[8]   主持西安市就业服务中心委托课题“西安重点群体再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项目”(SKH2024246)

[9]   主持西安市就业服务中心委托课题“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专项行动”(HX2025116)

[10]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学术社团学术研究项目“中国式男女平等为基石的社会性别和合理论构建研究”(24SGC119)

[11]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老年社会参与研究”(17CRK015)

二、开发与实施的公益项目

[1]      就业支持项目(WSP)——“全职妈妈再就业帮扶项目”1.0试点版(2023年实施,项目点位于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街道,服务对象10人)

[2]      就业支持项目(WSP)——“全职妈妈再就业帮扶项目”2.0测试版(2024年实施,项目点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服务对象16人)获第四届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特等奖、第三届社会工作教育案例大赛一等奖、2024全国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铜奖

[3]     就业支持项目(WSP)——“全职妈妈再就业帮扶项目”3.0干预版(2025年实施,项目点涵盖西安市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10个街道,服务对象超500人)

学术及科研成果、专利、论文

一、代表性论文:

[1]     孙晓冬,2025,就业年龄歧视与高龄劳动者就业机会——基于混合方法的研究,《社会学学研究》第4期 (CSSCI,AMI顶级期刊)

[2]     孙晓冬、赖凯声,2016,有儿子的母亲更传统吗?——儿子和女儿对父母性别意识形态的影响,《社会学研究》第2期 (CSSCI,AMI顶级期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     孙晓冬,2018,收入如何影响中国夫妻的家务劳动分工?《社会》第5期 (CSSCI,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4]     Sun, X., Guo, S., Peng, J., Li, N., Fraser. M. W. (2025). Comparison of Two Controlled Trials Designed to Reduce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hina.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SSCI)

[5]     郭申阳、孙晓冬、彭瑾、方奕华,2019,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健康——来自陕西省泾阳县一个随机大样本调查的发现,《人口研究》第6期 (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6]     孙晓冬,2025,生育支持对雇主歧视的影响,《北京社会科学》第5期(CSSCI)。

[7]     Sun, X., & Li, S. (2025). Wives' Enduring Responsibility? The Exercises and Outcomes of Gender Power in Urban Chinese Families. Journal of Family Studies. (SSCI)

[8]     Li, N., Peng, J., Sun, X., & Guo, S. (2025). Social Skill Training and Children’s Cognitive Concentration in Rural China: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kill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SSCI)

[9]     Li, N., Peng, J., Sun, X., & Guo, S. (2025). Class Peer Network and Heterogeneous Intervention Effects on Children’s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kills—Evidence from Let’s Be Friends (Shaanxi) Trial 2.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 (SSCI)

[10] 郭申阳、Mark W. Fraser、Steven H. Day、孙晓冬、吴帆、彭瑾、李娜,2024,“儿童社会信息加工技能”量表操作指南,《家政学刊》第2期。

[11] 孙晓冬、赵芷玉,2024,“好父亲”的社会建构:基于“情境—身份”分析框架的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第2期 (CSSCI,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4期转载)

[12] Peng, J., Li, N., Sun, X., & Guo, S. (2023).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kills of Third Graders in Rural China: Findings of “Let’s Be Friends (Shaanxi), Trial 2.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 (SSCI)

[13] Sun, X., Lai, K., Han, H., & Yang, C. (2023). Could Children’s Gender Predict Their Parents’ Housework Behavior? Sage Open. (SSCI)

[14] 孙晓冬、彭瑾、李娜、郭申阳,2023,儿童心理干预中的男孩优势——一项农村校园公共服务干预项目的证据,《少年儿童研究》第6期

[15] Guo, S., Li, N., Sun, X., Peng, J., & Fraser, M. W. (2023).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School Resources on the Impact of a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on the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Skills of Third Graders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SSCI)

[16] 孙晓冬、张骏,2021,子女数量与中国育龄夫妻的经济依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CSSCI)

[17] 孙晓冬,2021,家庭鸿沟存在吗?子女数量与育龄夫妻的市场劳动时间,《中国青年研究》第5期 (CSSCI)

[18] 孙晓冬,2021,中国青年夫妻的家务劳动投入:经济交换还是性别呈现?《中国青年研究》第2期 (CSSCI)

[19] 孙晓冬、张骏,2021,城乡丧偶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基于社会支持的研究,《宁夏社会科学》第1期 (CSSCI)

[20] 孙晓冬、郭申阳、陈奇,2020,定量方法在干预研究中的运用:以“让我们做朋友-陕西”为例,《社会建设》第6期 (CSSCI扩展)

[21] 孙晓冬、赖凯声,2020,子女性别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青年研究》第5期 (CSSCI)

[22] Guo, S., Peng, J., Fraser, M. W., Sun, X., Wu, F., & Day, S. H. (2020).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kills of Third Graders in Rural China.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SSCI)

[23] 吕福龙、孙晓冬,2018,圈子运作如何形塑了君权合法性?——唐太宗君权合法性建立过程的社会学分析,《北京社会科学》第6期 (CSSCI)

[24] 孙晓冬,2018,孝道风险感知:子女性别有影响吗?《人口学刊》第2期 (CSSCI)

[25] 王处辉、孙晓冬、杨辰,2017,近三十年社会学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与本土化反思,《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5期 (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6] Sun, X., & Lai, K. S. (2016). Are Mothers of Sons More Traditional? The Influence of Having Son(S) and Daughter(S) on Parents’ Gender Ideology.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 (研究论文英文版)

[27] 赖凯声、孙晓冬,2016,中国城乡家庭人情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消费经济》第5期 (CSSCI拓展)

[28] 孙晓冬、张语涵,2015,Web2.0时代价值共识困境的社会学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CSSCI)

[29] 孙晓冬,2015,强政府场域下公益组织的行动自主性与实效性研究——以天津市T社区为例,《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CSSCI)

[30] 王处辉、孙晓冬,2015,分类融入:流动民工社会融合的能动选择与效果,《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CSSCI,光明日报观点转载)

[31] 王处辉、孙晓冬,2014,组织介入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以天津市T社区为例,《江海学刊》第6期 (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二、图书章节:

[1]      孙晓冬等,2023,陕西省妇女思想状况调查报告,《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23)》,社科文献出版社。

[2]      彭瑾、李娜、孙晓冬、薛新娅,2023,《公益基础理论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三、公共服务:

[1]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思想史专委会理事

[2]      中国社会学会工业社会学专委会理事

[3]      陕西省社会工作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4]      陕西省妇女/性别研究专家库专家

[5]      陕西省民政厅婚俗改革专家库专家

[6]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专家库专家

[7]      西安交通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8]      《家政学刊》杂志编委

[9]      Sage Open、《中国人口科学》、《北京社会科学》、《人口与发展》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sunxiaodong49@xjtu.edu.cn
联系电话:
个人主页:
联系地址: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东二楼
更新日期: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