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教师内容页
王珏  
研究领域(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外国哲学、比较哲学、应用伦理学

近期研究重点:身体现象学、人工智能哲学、技术伦理

个人及工作简历

1.教育经历

1997.9—2001.7 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

2001.9—2004.7 吉林大学哲学系 外国哲学专业, 哲学硕士

2004.9—2008.7 北京大学哲学系 外国哲学专业 ,哲学博士

2.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2004—2008 《哲学门》编辑部,助理编辑

2008.7—2015.3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讲师,硕士导师

2012.9—2013.5 美国圣母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2015.3—202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导师

2022.3—至今   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项目

1.《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的伦理框架与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BZX12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万,2020年,主持。

2.《海外汉学中的中国哲学文献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18JZD01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子项目负责人,2018年,参与。

3.《孝道的伦理含义及其在老年人照护中的角色研究》, 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 ,2016年,主持。

4.《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研究》(项目编号:14CZX04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万,2014年,主持。

5.《海德格尔哲学中的身体问题及其思想效应——探寻现象的深度》(项目编号:13YJC720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8万,2013年,主持。

6.美国Templeton基金会“价值与德性”项目,3万美元,2012年,主持。

学术及科研成果、专利、论文

一、 部分论文

2025,Algorithmic Morality and Moral Decision Making for Automated Vehicles: A Confucian Account,  Chinese Ethical and Legal Perspectives on Automated Vehicles, edited by Chunyan Ding,Ruiping Fan,Plagrave MacMillian.  

2024,《自由主义平等医疗适合中国社会吗? ——评《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年第12期。

2024,《机器人养老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出路吗? ——基于儒家角色伦理学的视域》,《孔子研究》,2024年第6期。

2024,《智能老年照护:伦理问题》,载《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技术当道》,范瑞平、张颖、陈成斌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24,《数字化生存的本真性问题——基于海德格尔的媒介存在论视角》,《郑州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2023,《廓清脑机接口的伦理视野:变与不变》,《中外医学哲学》,XVIII:2。

2023,《人类未来的时间图景》,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0月13日。

2022, “Review of Maidens'name is monster”, Prometeica,Especial,118-120.

2021,《儒家视角下的超人类主义反思——如何监管我们的后人类未来?》,《中外医学哲学》,XIX:2。

2021, “Should We Develop Empathy for Social Robots”, in Sex Robots: Social Impact and the Future of Human Relations, ed. by Ruiping Fan﹠Mark Cherry, Dordrecht: Springer.

2022,《“道”的现象学阐释引论》,《浙江学刊》,2020年第6期。

2020,《呼吸机分配的伦理难题》,《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年4月28日。

2020,《年龄配给的伦理问题:新冠疫情下谁应该得到呼吸机?》,载《大疫当前:构建中国生命伦理学》,范瑞平、张颖主编,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19,《老龄化背景下的代际公平问题——从儒家伦理的视角看》,《现代哲学》, 2019年第4期,并被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0年第2期)转载。  

2019,“The Gift of Life and Family Authority: A Family-based Consent Approach to Organ Donation and Procurement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vol. 44, issue 5: 554–572。

2019,“Review of Family and Filial Reverence: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Dao: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2019年6月,No.2。

2019,《中国传统身体观与当代堕胎难题》(转载),《公共儒学》第1辑。

2018,《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论现代医学的边界——从诠释学到身体现象学》,《中国诠释学》第16辑。

2018,《身体的位置——海德格尔空间思想演进的存在论解析》,《世界哲学》,2018年第6 期,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9年第6期)转载。

2018,《技术时代的时间图像——海德格尔论无聊》,《现代哲学》,2018年第4期。

2018,《海德格尔论身体、疾病与医学——兼论其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对话可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22辑。

2017,《中国传统身体观与当代堕胎难题》,载《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杨儒宾、张再林主编,国立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

2017,《生命伦理学的身体与精神:儒家伦理进路为什么重要——一种方法论上的考量》,载《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新的探索》, 范瑞平、张颖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

2017,《建构论家庭观具有较大社会风险》,《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315期,2017年10月24日。

2016,《西方养老领域中的代际正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890期,2016年1月19日。

2015,《孝何以是一种德性?—在德性伦理学的视域下重审亲亲之爱》,《文史哲》, 2015年第4期(总第349期), 并被《当代儒学》(2016年第9辑转载)。

2015, “Family and Autonomy: Towards Shared Medical Decision in Light of Confucianism”, in Family-Oriented Informed Consent: East Asian & American Perspectives, ed. by Ruiping Fan, Dordrecht: Springer.

2014, “The Common Good and Filial Piety: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in The Common Good: Chinese and American Perspectives, ed. by David Solomon, Dordrecht: Springer. 

2012, “Individuals are Inadequate: Recognizing the Family-Centeredness of Chinese Bioethics and Chinese Health System”, The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 vol. 37, Issue 6。

2009,《大地式的存在——海德格尔哲学中的身体问题初探》,《世界哲学》,2009年,vol.5,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二、 译著

罗思文:《反对个人主义》,王珏、王晨光 译,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

三、 奖项

2015-20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菁英计划

2009  博士论文《海德格尔前期哲学中的身体问题》获熊伟青年学术奖一等奖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wangjue0330@126.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更新日期: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