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常新 |
方向1.中国哲学(宋明理学)
方向2.艺术哲学
历史学博士,中国语言与文学博士后,北京大学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1995-2018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工作,2010年评为教授,2015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18年1月聘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同年6月聘为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鉴定专家、曾任陕西省哲学学会副秘书长。获2011年、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并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等项目10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在《哲学与文化》《中国哲学史》《伦理学研究》等高级别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目前从事中国哲学(宋明理学)、艺术哲学研究。
1.明清关中士人生存境域遇与文学生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万,2011-2015,主持;
2.阳明心学与关学的融合汇通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万,2016-2020,主持;
3.阳明心学关中传播接受史,陕西省社科基金,1.5万,2015-2017,主持;
4.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融合视角下陕西文化产业升级研究,陕西省软科学项目,5万,2015-2016,主持;
5.终南山文化遗产丛书,陕西省出版基金重点项目,15万,2015-2018,主持;
6.“诗”说终南—终南山诗文文化,陕西省出版基金项目,5万,2014-2015,主持;
7.烟草行业构建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西安市烟草公司,5万,2014-2015,主持;
8.企业组织设计与企业文化,西安华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8万,2009-2010,主持;
9.关中历史文化研究,眉县横渠书院,15万,2022-2025,主持;
10.人工智能的责任伦理,上海征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万,2023-2025,主持。
代表性论著
1.常新:明清关中士人生存境遇与文学生态(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2.常新:李柏思想研究(专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3.常新;西方哲学的智慧(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4.常新:李柏评传(专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16年;
5.常新:诗说终南(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
6.常新:关学及其伦理精神(专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年;
7.常新、赵伯飞:中国文化史的当代反思与构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5/02(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文摘);
8.常新:明清之际关学与外界的学术互动,《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2;
9.常新:洛阳伽蓝记的社会文化史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08/08;
10.常新:全球化语境下审美文化的民族性追求,《黑龙江民族从刊》,2008/03;
11.常新、赵伯飞:叙事的艺术与艺术的叙事—对原始彩陶审美意象的民族学考察,《黑龙江民族从刊》,2009/03;
12.常新:顾炎武山西行迹考,《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5;
13.常新:清初关中遗民生存境域与文学生态,《甘肃社会科学》,2010/05;
14.常新:“仁义之根”与“完善之原”:关于李二曲“性论”的几个问题,《孔子研究》,2010/02;
15.常新:儒家道德哲学及其审美境界,《伦理学研究》,2011/04;
16.常新:李二曲“良知”说义涵及其逻辑展开,《中国哲学史》,2012/03;
17.常新:“意象”与“仿像”:视觉艺术现代转向的文化学考察,《南京社会科学》,2012/02;
18.常新:“读图时代”思想存在境遇,《人文杂志》(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2013/03;
19.常新:李二曲“心体论”诸说—从对朱子与阳明心学的融摄说起,《中国哲学史》,2015/02;
20.常新:“读图时代”意识形态的镜像:从冷战思维到技术逻辑看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江西社会科学》(人的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2015/08;
21.常新:明清经济与文学版图,《兰州学刊》,2016/11;
22.常新:论儒家道德实践中的认知与意志问题,《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
23.常新:被遮蔽了的人的存在—从神学与科学对人的主体“身份”确认谈起,《学术界》,2018/04;
24.常新:金元时期关学的几个面向,《中国哲学史》,2018/03;
25.常新:明清时期关学的学术面向,《孔子研究》,2018/06;
26.常新:智能化时代的审美表征—对虚拟真实的一种理解,《江海学刊》,2019/02;
27.常新:明代关学对心学异端的批判,《鹅湖》(台湾),2023/06;
28.常新:关学原型、流变及研究空间,《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人大复印资料《哲学文摘》3500字文摘,《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2020/06;
29.常新:晚清以来关中朱子学之学术空间,《哲学与文化》(台湾)A&HCI,2020/8;
30.李存山、徐洪兴、丁为祥、常新:张载的世界,《光明日报》,2020/0912,学术名家四人对话;
31.常新:儒家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资源及其价值发掘,《伦理学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2021.06),2021/07;
32.诸神隐匿的悖论:“艺术终结论”中的表征危机,《学术界》,2021/09;
33.常新:“理性的盛宴”与“自由的救赎”:启蒙的现代政治关怀,《人文杂志》,2023/03;
34.常新:宋元金华学派的学术空间与衍变,《孔学堂》,2023/04;
35.常新:人工智能时代“虚拟城市”的文化景观,《社会科学战线》,2024/08;
36.常新、王乐:吕柟对朱子《大学》诠释的辨正及其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24/05;
37.常新:《黄帝四经》中的刑德张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09.25.
成果获奖
1.李柏思想研究(专著),获2011年陕西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明清关中士人生存境域遇与文学生态(专著),获2019年陕西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学术兼职
1.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鉴定专家;
4.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
5.曾任陕西省哲学学会副秘书长。